各街道办事处,县直各有关单位,纳雍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纳雍县空气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纳雍县人民政府
2025年3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纳雍县空气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23〕24号)及《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24〕9号)、《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毕节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24〕13号)文件精神,切实提升全县空气质量,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5年,确保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7%,不发生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NOx和VOCs重点工程减排任务。
二、重点任务
(一)扬尘污染全面整治
1.建筑工地扬尘。加强建筑施工场地扬尘排放监测和监督执法。适时开展工地扬尘污染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在建工地“六个百分百” 措施(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易扬尘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口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主要道路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落实情况。2025年底前,全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30%。(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道路扬尘治理。加强建成区及周边煤矿、垃圾、渣土、砂石等运输车辆管控,严禁遮挡不严、挡布破损等行为。增加城区主要干道周边洒水和雾炮车工作频次,提高精细化扫保水平,重点整治珙桐大道(西段)道路扬尘严重问题。定期清扫进城道路,确保道路无积尘。严格检查进城货运车辆,防止物料遗撒,打击超载、带泥上路和沿途抛撒等行为。2025年,县城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4%以上。(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矿山环境整治。对砂石开采行业开展扬尘污染防治摸底排查,落实开采爆破、破碎筛分、物料堆场、运输等环节的扬尘污染防控措施。(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综合利用。严格按照《毕节市露天焚烧秸秆禁止区域管理办法》(毕环发〔2024〕25号)要求落实秸秆禁烧责任,对重点地段和敏感区域严防死守,坚决整治违规焚烧秸秆行为。应急管控期间,对于发现的焚烧现象及时现场处置。2025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县林业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交通运输局、雍熙街道、文昌街道、珙桐街道、利园街道、居仁街道、宣慰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
5.强化祭祀焚烧、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管控。切实加强祭祀焚烧问题和城区烟花爆竹燃放常态化管控,尤其是民俗节日期间,提前部署,强化源头管控,严禁无证商户和流动商贩售卖违禁祭祀用品、烟花爆竹行为,对已焚烧过的区域要及时清理,避免造成二次扬尘污染。(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公安局、县应急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县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能源结构深度调整
6.提升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占比。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加大井下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力度,推动煤层气产业化和煤矿瓦斯规模化建设。鼓励建材等重点用煤行业使用天然气等替代煤炭。2025年,实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不低于20%。(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能源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7.提高原煤洗选率。加快煤炭深度提质和分质分级利用,推动新建、技改煤矿配套建设洗选厂,升级改造落后洗选设施。2025年,力争实现非电煤原煤入选率达90%。(县能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8.淘汰整合燃煤锅炉。要将燃煤供热锅炉替代项目纳入城镇供热规划,县城建成区禁止新建35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县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9.推动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有序推进以电代煤,在气源有保障的情况下,鼓励现有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工业炉窑改用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0.提升煤炭清洁储运水平。鼓励企业在煤炭消费地、铁路交通枢纽建立煤炭储备,对矿区运输道路进行硬化铺油。加强煤炭储装运卸全流程治理,实现储煤场所标准化、运输装卸无尘化,构建煤炭清洁化储装运卸闭环管理体系。(县能源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工业源管控
11.严格“两高”项目管控。推动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严控新上“两高”项目,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做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鼓励电厂及煤矿优先采用清洁运输方式。(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县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2.推动重点行业改造。督促电厂完成每年节能降碳改造任务。2025年前,鼓励贵州泰元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已纳入产能置换机组除外)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努力将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控制在285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县能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3.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针对环保、能耗、安全生产不达标及生产不合格或淘汰类涉气产能,依法依规利用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综合标准,推动其退出市场。(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4.促进产业集群绿色发展。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定位、规模、布局及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严格项目审批,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2025年前,配合全市打造30家以上绿色制造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持续推进含挥发性有机物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行动,促进重点行业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在高温气象条件下,鼓励实行错峰生产。全面排查含VOCs物料储存以及工艺过程等环节无组织排放情况,对达不到标准的按要求开展整治,确保盛装涂料的容器在非取用状态加盖、封口,正常运行污染处理设施。加强加油站日常监管,确保油气回收装置正常运行,完成每年一次的自行监测。对汽车维修单位进行排查,检查是否存在违规喷漆、焚烧废旧塑料件和轮胎等非法行为,建立问题整改台账,立行立改。(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纳雍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商务局、县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6.培育绿色环保产业。加强生态环境领域招投标监管,治理低价低质中标乱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县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移动源污染综合整治
17.淘汰老旧高排放车辆。推广新能源公交车,确保公共领域新增及更新公交车中新能源车辆占比达90%,鼓励物流配送、轻型环卫等车辆新能源占比达80%。2025年起,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除特殊情形外)新增和更新的公务用车、公交、出租、轻型环卫等原则上采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鼓励火力发电企业采用清洁能源车辆运输。加快充电桩建设,2025年建设不少于75个,落实以旧换新政策,鼓励居民购买新能源车辆,倡导绿色出行。2025年前,基本淘汰第一阶段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县能源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8.加强移动源排放监管。通过对比分析过程数据、视频图像和检测报告,加强对排放检验机构和移动源的监管。严厉打击拆除污染控制装置、破坏篡改车载诊断系统(OBD)、安装作弊软件、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严格执行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I/M)制度。(县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9.保障油品质量。全面打击非标油品,加强油品仓储、销售、运输、使用全环节监管,清理整顿自建油罐、流动加油车(船)和黑加油站点,打击非标油销售行为。加大柴油使用环节检查力度,提高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油箱中柴油抽测频次,追溯非标油线索,追究相关主体责任。(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县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多污染物协同减排
20.大力整治餐饮油烟问题。开展餐饮油烟扰民问题整治专项行动,坚持源头治理,全面开展“回头看”,切实解决餐饮油烟扰民问题。对城区饭店、酒店、食堂、快餐等餐饮油烟问题全面开展排查治理,建立台账清单,限时推进整改。加大露天烧烤污染治理力度,切实解决餐饮油烟污染问题。(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21.恶臭异味治理。加大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加油站、汽车维修等行业涉VOCs使用和排放环节的收集处置力度,减少恶臭气体产生。加强生活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设施恶臭气体收集处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脱臭措施。(县商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2.大气氨排放控制。提高畜禽养殖业、种植业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推进种养循环,提升畜禽粪肥资源化利用效率。鼓励生猪、鸡等圈舍封闭管理,加强废气收集处理,减少氨挥发。推广化肥减量增效,鼓励增施有机肥。加强火力发电等重点行业烟气氨逃逸防控。(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执法及人为干扰监管
23.预防人为干扰环境自动监测站。严禁人为干扰监测数据实现“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加强对雾炮等作业人员培训。定期开展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周边人为干扰风险隐患排查和巡查,坚决杜绝人为干扰。(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文昌街道、珙桐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
24.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集中排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强大气污染源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保设施不正常运行、数据造假和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对排污单位或第三方机构、人员参与弄虚作假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视频巡查、数据比对等非现场执法手段,强化重点大气污染源排放监管。(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县公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组织保障
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定期跟踪工作进展,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依法推进信息公开,及时公布空气质量、环境执法、污染天气应急等信息。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市生态环境局纳雍分局牵头,各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